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医疗

健康贵州系列报道之七

贵州省习水县温水镇卫生院发力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让群众更舒心​  52岁的翁昌凤右小腿患有静脉曲张多年,随着腿部迂曲扩张的血管越来越粗,经常让她感到酸胀沉重,尤其是长时…

 

贵州省习水县温水镇卫生院

发力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让群众更舒心

  52岁的翁昌凤右小腿患有静脉曲张多年,随着腿部迂曲扩张的血管越来越粗,经常让她感到酸胀沉重,尤其是长时间行走后更是感到疼痛难耐。

  “听说温水镇卫生院来了很多专家,你可以去那边检查看看。”听了村里乡亲的介绍,翁昌凤从双龙乡赶来温水镇卫生院就诊,经过一周的住院手术治疗,翁昌凤的病情明显好转。

  “翁阿姨,您的小腿恢复很好,明天就可以出院了,记得出院后一定要穿静脉曲张袜,3天来医院换一次药……”听到管床医生说自己可以出院时,翁昌凤难掩喜悦的心情。

  “在卫生院住了几天,医生和护士都很照顾我,他们的服务也很好,关键这里离家近,也方便家人照顾我。”翁昌凤说,随着年纪增长,自己也不愿意出远门,幸好现在家乡的医疗服务越来越好,“生病了在家门口就能治疗,实在太好喽!”

 
 

  习水县温水镇卫生院是2022年贵州省第一批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项目之一。该院在原有的乡镇卫生院资源基础上建成县域医疗次中心,进一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也让周边群众能够在当地就能享受到优质诊疗服务。

  如今,温水镇卫生院设有23个科室,添置了CT机、腹腔镜、胃肠镜、激光碎石机等医疗设备,新建了消毒供应室和发热诊室,改善院容院貌、病区环境以及床单元,可以开展骨科、肝胆、肛肠、泌尿、胃肠外科等微创手术。

  为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温水镇卫生院紧扣满足区域内常见病多发病的就诊需求,采取“外引内育”的方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引进东西部帮扶专家6人到院坐诊、带学带教,设立名医工作室,承接习水县人民医院专家到院坐诊,并选派医务人员到总院或三甲医院进修学习,逐步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贵州省习水县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侯光志便是在温水镇卫生院名医工作室长期坐诊的一位骨科专家。

 
 

  “我每个月要到卫生院坐诊2次,除了门诊诊疗外,还要开展教学查房、手术带教等工作。”侯光志说,长期在温水镇卫生院坐诊的县级专家有14位,都是来自县级医院大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中医科、儿科等科室的骨干人才,希望通过各科专家的“传帮带”作用,能够整体提升卫生院的医疗服务水平。

  “近年来,上级医院派了很多专家来到卫生院,通过传、帮、带,卫生院的人才队伍逐渐稳定,也大大提升了医疗服务水平,目前医院已能独立完成二三级手术,在县级专家的指导下还能开展部分四级手术项目,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得到救治,就医体验也得到明显改善和提升。”温水镇卫生院外科主任范波说。

  立足于县域医疗次中心功能定位,温水镇卫生院还通过组织学术培训、技术指导、巡诊服务等方式,不断加强一般乡镇卫生院、延伸点和村卫生室的医疗质量及管理的培训、指导。次中心建设以来,组织周边乡镇卫生院学术培训及教学查房12次,选派业务骨干到周边乡镇坐诊18人次,接收周边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到院轮岗学习5人,每月开展1次村医培训。

  据介绍,目前温水镇卫生院可收治住院病种数133种,能早期识别和初步处置危急重症患者并及时转诊的病种数53种,开展手术病种数46种,拓展新技术、新项目20余项。

  今年1至8月,温水镇卫生院开展二三级手术达76例,较去年同期增长20%;医疗业务收入181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7%。门急诊量8.2万人次,较去年同期上升23%;住院人次6963人次,同比上升16%;接诊其他乡镇患者2.3万人次,同比上升9%。

 
 

  与此同时,2023年,村级卫生室向温水镇卫生院转诊病人90人次,卫生院向总院转诊病人120人次,总院向卫生院转诊病人32人次,“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格局基本形成。

  “通过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卫生院的就医环境更加舒适,在县级优质医疗资源的帮扶下,医疗服务能力得到提升,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获得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不仅群众的就医满意度大幅提升,医务人员的获得感也在逐渐增强。”温水镇卫生院院长侯明强说,下一步,该院将持续探索创新,提升内涵,展现更多“习医”智慧,凝聚更多“温水”力量,推动卫生院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健康惠民。(赵明艳)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门户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showinfo-18-8221-0.html

相关推荐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Q Q: 358067079

邮箱:358067079@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7:30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